本科硕士毕业于中山大学,2021年博士毕业于香港大学。博士期间在法国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École des Hautes Études en Sciences Sociales)和美国哈佛大学燕京学社访学两年。博士毕业后在香港大学社会人文研究所担任博士后和研究员。

2024  11 月入职中山大学,现为中山大学社会学与人类学学院副教授。其研究集中在文化人类学、宗教人类学、和艺术人类学领域。论文发表在人类学和社会学权威期刊如 Anthropological Theory, The Journal of Asian Studies, American Journal of Cultural Sociology 等。2023年被国际学术机构 ScienceFather评选为 Leading Researcher in China Studies.

在文化人类学领域中,关注的是大湾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例如潮州英歌舞)在现代化进程中的传承与转型。即非物质文化遗产如何在保留本地文化传统的同时既能够与时俱进迎合当下消费主义的文化需求,又能符合国家意识形态,承担起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任。而在艺术人类学领域中,关注的是民国时期广东的本土艺术群体(包括中国画和油画群体例如岭南画派和赤社)如何通过艺术来弘扬民族精神,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并形成跨区域的文化网络。尤其是岭南画派在大湾区的文化网络近百年来一直为加强粤港澳的文化联系,增进粤港澳的文化交流,筑牢大湾区的文化认同承担着不可忽视的角色。从文化人类学的视角研究艺术史能够让我们发现传统艺术史领域忽略的但又极其重要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