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下考古学习班赴阳江考察
发布人:高级管理员
发布日期:2013-01-08
2012年12月31日至2013年1月2日,水下考古学习班师生一行26人赴阳江广东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进行了学习考察。活动由社会学与人类学学院人类学系刘文锁教授主持,姚崇新教授、朱铁权副教授、李法军副教授、周繁文老师、人文学院历史系熊寰老师、博雅学院谢肃老师作指导,不同专业的本硕博同学19人参与其中。
水下考古学习班由人类学系主办,旨在构建一个让同学们有机会在课余接触“水下考古和海上丝绸之路”这一学术前沿课题的跨专业的学术平台。此前已开办十期讲座介绍水下考古的历史、现状、技术和相关研究,此次阳江行活动是第一次外出考察。学习班深入参观了广东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结合学科热点和同学们的兴趣,在“‘南海一号’与古代沉船”、“水下考古”、“中国古代外销陶瓷”和“广东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网站建设暨公众考古学”四个专题下分组学习,并与博物馆黄铁坚馆长等就此次学习和日后合作进行了座谈交流。
参考出水文物等资料,同学们试着描绘古代商船上的生活;近距离观察停放“南海一号”沉船的“水晶宫”令人激动;同学们尝试分析南海一号的贸易情况,对出水陶瓷器进行息统计和绘图;为了对公众参与效果作出客观评价,同学设计问卷调查不同性别年龄的游客对博物馆的反馈意见,体验并分析了博物馆的各类服务。初步研究得到了老师们的指导和馆方的欢迎与支持。专题式研究让老师、同学和馆方充分发挥各自所长,相互学习。此行使同学们受益匪浅,增长见识,培养专业素养和团队合作能力。此后各组将继续研究,并整理出学习报告。
水下文化遗产研究和保护是一项重要的长期工作,需要技术保护和文化研究两类人才,而南海一号的研究是一个不可多得的学习和实践机会。馆方表示随时欢迎对水下考古有兴趣的同学来博物馆参观学习,希望日后与我校有更多长期、务实的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