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社会学与人类学学院校友论坛暨“百年校庆·百人助力”基金颁奖仪式顺利举行

发布人:朱明明

世纪中大,山高水长;社人学子,赓续荣光。20241117日上午,在百年校庆之际,中山大学社会学与人类学学院于南校园三教讲学厅隆重举办了校友论坛暨百年校庆·百人助力基金颁奖仪式。学院退休领导和教授周大鸣、罗镇忠、李若建、许永杰、李伟民,学院校友理事会马兆畅会长,学院校友理事会黄效德执行会长,学院校友理事会顾问、学校海南校友会会长陈方旭,学校教育发展与校友事务办公室邢怡媛副主任,以及学院领导陈险峰书记、余成普院长、范星星副书记、院长助理周繁文副教授、人类学系系主任段颖教授出席会议。学院校友、在校师生两百多人参加会议。

王之琛校友(2016级社会学专业)、寻如薇同学(2024级民族学专业硕士研究生)主持会议

2016级社会学专业王之琛校友、2024级民族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寻如薇同学主持)

 

跨越山川湖海,师生校友共聚一堂,回顾学院发展的光辉历程,重温校友间的深厚情谊,共谋学院未来发展大计,同庆母校百年华章。在激昂的校歌旋律中,全体与会者庄重起立,齐声颂唱,大会徐徐拉开帷幕。

齐唱校歌

(齐唱校歌)

 

 

社人风华,康乐再会

【院长致辞】

会议首先由社会学与人类学学院余成普院长致辞。余院长回顾了学院各专业的发展历程,介绍了社会学、人类学和考古学在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和社会服务等多个方面取得的卓越成就。他表示,多年来,各位校友践行学院的教育理念,在各自的岗位上发光发热,是学院最宝贵的财富,也是学院教育质量的最好证明。站在百年校庆的重要节点上,学院将继续加强学科建设、提升教学科研水平,回应国家和社会对社会学、人类学、考古学提出的新需求,培养更多具有国际视野、创新能力和社会责任感的优秀人才,并期待与校友们携手共进,共同推动学院发展。

余成普院长致辞

(余成普院长致辞)

 

【学院校友理事会会长致辞】

马兆畅会长在会议上致辞。他向学院教职工的辛勤耕耘表达敬意,总结了过去一年学院校友理事会在校友联络、凝聚校友力量、提升服务水平方面的工作成果。他强调校友是中大的一块金字招牌、一张闪亮名片,学院的发展与繁荣离不开每一位校友的关心与支持,也离不开社会各界的关注与帮助,并邀请海内外校友及社会各界人士踊跃参与到校友理事会的活动中来,共创学院的辉煌未来。

马兆畅会长致辞

(马兆畅会长致辞)

 

荟萃群贤,共话桑梓

【校友论坛】

社人学院数十年来栉风沐雨,历经沧桑,铸就了优良的办学传统和深厚的文化底蕴,也培养出一批批优秀的社人学子。韶光流转,盛世如约,来自五湖四海的校友汇聚一堂,抒发胸臆,共同回忆往昔岁月。在校友论坛环节,四位杰出校友代表全洪、涂敏霞、肖海明、李伯平分别上台分享了他们的智慧与经验。

1981级考古学专业校友、广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二级研究员全洪学长以师泽如山,微以致远为题作了发言。他谈到,81级是人类学系复办的第一届,在梁钊韬先生等老师的引领下,同学们于课堂上、于田野中厚学笃行,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不少同学怀揣着对考古学的热情升学深造,在考古领域取得了突出成就。学生的成就离不开学院的培养,老师的栽培,在中大百年华诞之际,他对中大考古学科的发展充满期待,并将继续为打造中大气派的考古学贡献力量。

全洪校友发言

(全洪校友发言)

 

1985级社会学专业校友、广州市团校校长涂敏霞学长在发言中谈到,在中大社会学专业学习的过程中,她不仅丰富了知识,养成了严谨的思维能力,也影响了未来的职业发展。她提到,在中大的校园生活是自己美好的回忆,感谢母校提供的优越学习环境,希望师弟师妹们可以享受校园时光,并在学习中增强个人的社会适应能力和创新能力,为建设中国式现代化贡献力量。

涂敏霞校友发言

(涂敏霞校友发言)

 

1988级人类学专业校友、广东省博物馆馆长肖海明学长回顾了自己在人类学系的学习经历,包括在粤北山村的田野实习和与老一辈人类学家的互动以及艰辛和严谨的学术训练。他结合自己在工作中的成就和感悟,强调了中山大学对个人学术研究和职业生涯的深远影响,并表达了对母校的感激之情、对学院的敬意和对未来的美好祝愿。

肖海明校友发言

(肖海明校友发言)

 

2001级社会工作专业校友,广州市志愿者协会执行副会长李伯平学长以社会工作必须展现新担当新作为为题发言,他强调了社会工作的重要性和专业性,分享了在社会工作专业求学的经历和从事社会工作的经验。他提到,社会工作未来将面向涵义更广、责任更重、涵盖更全面的大社会工作迈进,呼吁中大社工人探索中国特色社会工作实践,通过学校与校友的联动,创造有利于社会创新发展的项目,为社会发展贡献力量。

李伯平校友发言

(李伯平校友发言)

 

薪火相传,共铸辉煌

百年校庆·百人助力基金捐赠仪式】

百年芳华流转,世代薪火相传。为庆祝百年华诞,社会学与人类学学院策划并开展了百年校庆·百人助力系列活动,展示办学风采,凝聚校友力量。自今年4月活动启动以来, 百年校庆·百人助力教育发展基金得到了积极响应,广大校友发挥自身优势,为学院学科发展、人才培养贡献反哺之力,为百年校庆添砖加瓦。大会现场举行 百年校庆·百人助力教育发展基金第二批捐赠仪式,共有20个集体进行了捐赠。校友们的支持将进一步巩固和促进学院各项事业的繁荣发展,成为后来学子们奋发向前、追求卓越的强大动力。

 (陈险峰书记、余成普院长代表学院接受捐赠

 

【“百年校庆·百人助力”基金颁奖仪式】

百年校庆·百人助力教育发展基金的助力下,学院涌现出一批取得突出成绩且将持续发展的学生项目和团队。本次基金颁奖仪式共颁发公共服务优秀奖、创新创业优秀奖、社会实践优秀奖、文化传承优秀奖4类奖项、6个获奖项目。

汇聚青春能量,践行服务宗旨。学院学生会脚踏实地为同学办实事、解难题,荣获优秀学生会、我为同学做实事精品服务项目、志愿服务优化提升工程精品项目等多项表彰,受到同学们广泛认可。

学院学生会获“公共服务优秀奖”

学院学生会获公共服务优秀奖

 

扎实服务同学,助励成长成才。学院研究生会积极开展特色红剧、特色心理健康教育等系列活动,护航学生成长,引导社人学子心怀国之大者,投身基层建设,获得校级、省市和国家级各类荣誉百余项。

学院研究生会获“公共服务优秀奖”

学院研究生会获公共服务优秀奖

 

探寻来时路,开启新征程。院史策展团队充分发挥专业所长,以高度的责任心深入挖掘和整理历史资料,积极投身学院建设,将学院数十年自强不息的历史娓娓道来,是中大精神最生动的体现。

院史策展团队获“公共服务优秀奖”

院史策展团队获公共服务优秀奖

 

回望乡村振兴前路,谱写创新创业新篇。丰足食项目于村史馆里探历史、在牛肉干中传文化,将青春智慧带进田间地头,把乡土风味带回现代都市,斩获了国家级、省级重点项目,全国优秀青年突击队,青创杯创新创业奖等奖项。

丰“遗”足食项目获“创新创业优秀奖”

丰“遗”足食项目获创新创业优秀奖

 

博雅扬帆踏乡野,共赴基层觅真知。博雅教育实践项目十五年不忘初心,心怀国之大者、发挥学科优势,选派社人学子在远方、在田野里写下一首首壮美诗歌,在灾后重建、乡村振兴等国计民生关键领域贡献青春力量。

博雅教育实践项目获“社会实践优秀奖”

博雅教育实践项目获社会实践优秀奖

 

赓续红色血脉,奋进强国精神。《铁流》的创作和演出,将高校红色基因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让红色精神和革命传统以创新的文化形式及高雅的艺术风格涵养师生品行,既是对百年中大世纪华诞的诚挚献礼,也是一堂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课。

《铁流》项目获评“文化传承优秀奖”

《铁流》项目获评文化传承优秀奖

 

2023级社会学硕士研究生陈世丽同学作为获奖代表在会上发言。她首先感谢学校学院搭建的平台、领导老师的培养指导和广大校友的支持贡献。她表示,站在百年中大的全新起点,承载着广大校友的鼓舞和期盼,在校学生将以实际行动回报学院的悉心培养,从中大校友身上汲取力量,将个人发展融入国家社会中,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青春力量。

获奖学生代表陈世丽发言

(获奖学生代表陈世丽发言)

 

【何肇发奖学金颁奖仪式】

春风化雨,润物无声,校友们的关怀和支持始终是学院蓬勃发展的不竭动力。何肇发奖学金就是由校友捐赠,鼓励学生从事社会调查和实地研究,以纪念著名社会学家、中山大学复办社会学系的首任系主任何肇发先生。会议现场,由何肇发奖学金发起者、捐赠者马兆畅校友为获奖学生代表颁奖。

 (马兆畅会长为何肇发奖学金获得者颁奖)

 

【“院史馆”、“校友之家”、“学生创新创业工作室”揭牌仪式】

百年校庆·百人助力教育发展基金的设立,是学府百年辉煌历程的纪念,是校友深厚情谊的见证,也是学院发展的坚实保障。在基金支持下,学院设立院史馆校友之家学生创新创业工作室,并在会议上举行揭牌仪式。

为献礼校庆,学院在张弼士堂设立院史馆,回顾社会学、人类学、考古学的学科发展历程,展示社会学与人类学学院的建设成就,记录前辈们在风雨中砥砺奋进的足迹,感受岁月沉淀的智慧与力量。

周大鸣教授、罗镇忠书记为“院史馆”揭牌

周大鸣教授、罗镇忠书记为院史馆揭牌

 

校友之家作为联结学院和校友的平台,不仅是社人学子寻根溯源的精神家园,也是学院和学子们共同成长的见证者。依托校友之家,学院将策划一系列精彩纷呈的交流活动,汇聚更多优秀校友,构筑校友资源共享的桥梁。

邢怡媛副主任、黄效德执行会长为“校友之家”揭牌

邢怡媛副主任、黄效德执行会长为校友之家揭牌

 

学生创新创业工作室的设立旨在为有志于创新创业的学生提供创业指导、资金扶持、资源整合等多维度支持,孵化具有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社会影响力的创新创业项目,激发更多青年学生的创新热情。

 

陈方旭会长、范星星副书记为“学生创新创业工作室”揭牌

陈方旭会长、范星星副书记为学生创新创业工作室揭牌

 

【陈险峰书记致感谢辞】

陈险峰书记在致辞中介绍了学院百年校庆·百人助力系列活动取得的丰硕成果,并向组织、策划以及参与活动的师生和校友表示衷心的感谢和诚挚的敬意。他提到,在百年新的起点上,学院将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致中山大学建校100周年贺信精神,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聚焦国家重大战略和粤港澳大湾区发展,一体推进教育改革发展、科研创新和人才培养,推进学院内涵式高质量发展,为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建设教育强国、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陈险峰书记致感谢辞

(陈险峰书记致感谢辞)

 

继往开来,再续华章

薪火相传,砥砺奋进,百年潮头仍是青葱岁月。躬耕科教,脚踏实地,百尺竿头亦须更进一步。校友之歌缓缓响起,在温馨而热烈的氛围里大会圆满落下帷幕。与会师生校友在中山楼前留下合影,将这世纪盛典的珍贵瞬间定格。在百年校庆的辉煌时刻,中山大学社会学与人类学学院校友论坛的成功举办,不仅是对过往辉煌的致敬,更是对未来篇章的启幕。此次论坛,承载着校友们对学院的深情厚意,展现了校友力量在学院发展中的重要作用。社人学子勇攀高峰的精神将继续引领我们,以不灭的初心和不懈的追求共同铸就学院新的辉煌。

会后合影

 (会后合影)

 

文案:刘小雨

编辑:朱明明

初审:范星星

审核:余成普

审定发布:陈险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