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分层与流动论坛”会议日程
论坛日程
论坛名称:社会分层与流动论坛:共同富裕发展阶段的社会发展与社会公平
论坛负责人:叶华
论坛时间:2022年8月27日
论坛方式:腾讯会议
*表示投稿作者,括号内为投稿作者的单位及职称。
每位报告人发言15分钟;每位评论人发言15分钟。
腾讯会议号(X) 上午第一场:社会流动 (8:30-10:15) 致辞:梁玉成(中山大学社会学与人类学学院副院长、教授) 主持人:李春玲(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研究员) 1、发言人:王彦蓉*、侯雨佳(华中科技大学社会学院、副教授) 发言题目:中国社会经济地位指数的构建与检验 2、发言人:何蛟龙(中山大学社会学与人类学学院、博士生) 发言题目:从体制分割到市场分割:1994-2018年中国劳动力市场结构变化的一个非线性过程 3、发言人:秦广强*、梁甜静(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教授) 发言题目:出身、能力与兴趣:新兴青年群体的职业进入及影响因素 4、发言人:王元超(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博士生) 发言题目:中国代际流动的地区差异与形成机制——基于空间分析技术的实证研究 5、发言人:李明(清华大学社会学系、博士生) 发言题目:代际社会流动对消费观念的影响——基于CGSS2010数据的实证研究 评论人:李骏(上海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研究员) 评论人:王甫勤(同济大学社会学系、教授) |
|
10:15-10:20 休息 |
|
腾讯会议号(X) 会场A 上午第二场:社会分层及其后果 (10:20-12:05) 主持人:刘欣(复旦大学社会学系、教授) 1、发言人:龚顺(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助理研究员) 发言题目:中国城镇居民的地位不一致:对家庭收入与住房资产的比较 2、发言人:韦嘉嘉(中山大学社会学与人类学学院、硕士生) 发言题目:住房分化与中国居民消费分层:基于理论、现实与制度性的考察 3、发言人:董浩(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社会研究中心、 助理教授) 发言题目:生育政策调整的社会经济分层化响应 4、发言人:敬雅婷*、郑莉、徐小禾(四川大学、学生) 发言题目:工作家庭冲突对女性心理健康的影响研究:自尊中介作用的阶层差异 5、发言人:沈明宏(香港科技大学(广州)、博士生) 发言题目:抽烟和饮酒的阶层差异,1991-2015 评论人:齐亚强(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副教授) 评论人:许琪(南京大学社会学院、副教授) |
腾讯会议号(Y) 会场B 上午第二场:主观分层与态度 (10:20-12:05) 主持人:张顺(西安交通大学社会学系、教授) 1、发言人:吴菲(复旦大学社会学系、副教授) 发言题目:重访隧道效应:经济增长、收入不平等与中国民众的主观福祉 2、发言人:何睿、李骏(上海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硕士生) 发言题目:税收政策的公平效应:以个税专项附加扣除为例 3、发言人:袁媛(上海大学、博士生) 发言题目:特大城市居民资产拥有与获得感研究 4、发言人:林彬彬(厦门大学社会与人类学院、博士生) 发言题目:奋斗感知幸福——阶层流动感知、相对地位与城乡居民的主观幸福感 5、发言人:黄雨倩(上海大学社会学院、硕士生) 发言题目:移民的社会阶层、身份认同与主观幸福感——来自上海的证据 评论人:孙明(同济大学社会学系、副教授) 评论人:李忠路(山东大学社会学系、教授) |
12:05-14:00 休息 |
|
腾讯会议号(X) 会场A 下午第一场:互联网技术、社会资本与社会分层 (14:00-15:45) 主持人:李煜(复旦大学社会学系、教授) 1、发言人:马艳茹*、田北海(华中农业大学文法学院、博士生) 发言题目:互联网使用与农民的主观社会地位——基于信息资源分层的视角 2、发言人:马逸轩*、方长春(南京大学社会学院、博士生) 发言题目:互联网使用何以影响中国民众阶层地位认知偏差 3、发言人:韩子旭*、吴愈晓(南京大学社会学院、博士生) 发言题目:数字资本的双重再生产:互联网使用对大学生社会资本的影响及其异质性 4、发言人:王善迪(中国政法大学商学院、硕士生) 发言题目:人工智能发展对我国收入不平等的影响研究 5、发言人:程诚*、袁野(东南大学社会学系、副教授) 发言题目:被请托的影响因素与变迁趋势——基于分层流动视角的考察 评论人:范晓光(浙江大学政治学系、副教授) 评论人:田丰(复旦大学社会学系、副教授) |
腾讯会议号(Y) 会场B 下午第一场:教育获得 (14:00-15:45) 主持人:吴愈晓(南京大学社会学院、教授) 1、发言人:白杨*、王毅杰(河海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博士生) 发言题目:高中入学与高等教育的阶层不平等(1978-2018) 2、发言人:沈慧(复旦大学社会学系、博士生) 发言题目:优势再造:积极精神气质代际传递与农转非子女学业表现研究 3、发言人:李佳丽*、聂倩、郑磊(上海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副教授) 发言题目:逆流而上:“寒门特征”文化资本与寒门子弟教育获得——基于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的实证研究 4、发言人:张娴妮(复旦大学社会学系、硕士生) 发言题目:“加不进的座椅”:市区精英高中的“县城淘汰” 5、发言人:王兆鑫、谢洋、方亚琴(浙江师范大学法政学院、讲师) 发言题目:精英的复制:名校精神、选拔逻辑与文化再生产——2015-2020年清华本科生特等奖获得者履历的质性分析 评论人:叶华(中山大学社会学与人类学学院、副教授) 评论人:胡安宁(复旦大学社会学系、教授) |
15:45-15:50休息 |
|
腾讯会议号(X) 会场A 下午第二场:职业教育与高等教育回报 (15:50-17:35) 主持人:刘精明(清华大学社会学系、教授) 1、发言人:叶华*、李蕊(中山大学社会学与人类学学院、副教授) 发言题目:中等职业教育对初职地位获得的影响及历史变化 2、发言人:刘云波*、张叶、杨钋(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职业与成人教育研究所、副教授) 发言题目:职业教育与社会地位获得的年龄和世代趋势——基于CGSS混合截面数据的实证分析 3、发言人:赵丹(南京大学社会学院、博士生) 发言题目:“用其所学”:基于教育匹配视角下的高等职业教育回报研究 4、发言人:许琪*、徐威(南京大学社会学院、副教授) 发言题目:中国城镇高等教育收益率的变迁——基于年龄、时期和世代效应的分析 5、发言人:王俊文*、谢桂华(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硕士生) 发言题目:大学生如何理解贫困问题——兼议高等教育的“启蒙”效应 评论人:洪岩璧(东南大学社会学系、教授) 评论人:贺光烨(南京大学社会学院、副教授) |
腾讯会议号(Y) 会场B 下午第二场:教育投入 (15:50-17:35) 主持人:梁玉成(中山大学社会学与人类学学院、教授) 1、发言人:张艳*、陈涛(西南财经大学中国家庭金融调查与研究中心、讲师) 发言题目:第一代大学生家庭代际教育投入的性别化差异——基于婚姻匹配与女性话语权的机制分析 2、发言人:柳建坤*、何晓斌、张云亮(哈尔滨工程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副教授) 发言题目:疫情冲击与教育不平等——基于家庭教育支出的视角 3、发言人:黄国英(深圳大学政府管理学院社会学系、助理教授) 发言题目:参加校外学科培训与学业成绩的交叉滞后面板分析:交互因果还是单向因果? 4、发言人:张陈陈(复旦大学社会学系、博士生) 发言题目:谁从影子教育中获益?——课外补习效应异质性探究 5、发言人:唐明昊(山东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本科生) 发言题目:爱拼才会赢:中国大学生绩效公平原则认同感的实证研究 评论人:李丁(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副教授) 评论人:程诚(东南大学社会学系、副教授) |
腾讯会议号(X) |
|
17:35-17:45 论坛筹备过程介绍:叶华(中山大学社会学与人类学学院、副教授) |
|
17:45-18:00 论坛总结:李春玲(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研究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