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 社会学与人类学学院红色理想信念教育培训圆满结束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红旗渠“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宝贵精神,社会学与人类学学院党委于2019年12月6日-8日组织学院教职工、学生党员代表等共计38人赴红旗渠干部学院进行红色理想信念教育培训。



12月7日早,社会学与人类学学院红色理想信念教育培训班开班仪式在红旗渠干部学院举行。红旗渠干部学院教研部主任崔国红、社会学与人类学学院党委书记罗镇忠致辞。崔国红主任希望学院师生能通过2天的实地察看、现场体验、情景再现和基层调研的方式方法,更加深刻地领悟红旗渠“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精神内涵。罗镇忠书记感谢了红旗渠干部学院的大力支持,并对学院师生提出“认真听讲”、“认真思考”、“认真观察”的培训要求。他要求,一是师生要继承和发扬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二是党员要深入学习群众工作的方法,面对问题和困难时能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三是师生要通过红旗渠精神的学习,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坚持党的领导,提高政治站位。

开班仪式后,师生乘车前往红旗渠纪念馆现场观摩学习。在“序厅”、“旱魔”、“奇迹”部分,师生了解了林县的地理位置和地层地貌,以及缺水、寻水的历史。一句“重新安排林县河山”,让师生感受到林县人民“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的豪迈气概。在“丰碑”、“梦想”、“精神”部分,师生们聆听了干部和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的感人故事,并通过视频直观感受了当年10万大军战太行的震撼场景,缅怀了因修建红旗渠而光荣牺牲的烈士和人民榜样。随后,师生返回红旗渠干部学院观看了纪录片《红旗渠》。



下午,师生乘车前往青年洞,并开展“红飘带”、“水长城体验教学。踏着人工开凿的阶梯,望着穿山而过的红旗渠水,师生真切的体会到修建红旗渠时的艰辛和不易,实地见证了红旗渠工程的伟大。


晚上,师生们集中观看了访谈片《巍峨山碑·杨贵篇》,感受到一名共产党员时刻牢记群众、依靠群众,守望初心、担当使命的气魄,被杨贵同志坚定的理想信念、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敢想敢干的担当意识以及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深深打动。红旗渠精神走进了师生的心灵深处。师生对红旗渠精神的时代意义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和把握。
12月8日,师生参加了红旗渠精神专题讲座。红旗渠管理处副处长、红旗渠干部学院特聘老师周锐常以“从红旗渠到中国梦”为主题,从“水的渴望、世代梦想”、“愚公移山、践行梦想”、“艰苦奋斗、成就梦想”、“铭记初心、共筑梦想”四个方面介绍了红旗渠精神和红旗渠精神的时代意义。周锐常处长指出,党和群众只有上下同欲,才能实干托起梦想;党员干部只有敢于直面困难和矛盾,始终和群众站在一起,牢记为人民服务的精神,才能干成事、干好事;红旗渠工程充分体现了唯有党的领导,才能改天换地,只有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才能发挥中国人民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体制优势,只有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照搬西方的发展模式,才能带领中华民族走向复兴。


两天的学习生活紧凑而充实,学院师生在此次培训中接受了一次深刻的红色思想洗礼,领会了红旗渠精神的内涵、外延和时代价值,进一步明确了自身担负的责任与使命,红旗渠精神将永远激励我院师生不忘初心、砥砺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