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级本科生形势与政策课暨年级大会圆满举行
为贯彻落实学校关于“院党委书记、院长讲授第一堂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工作安排,加强对本科学生的教育与管理,我院院长张应强教授于2019年3月22日在一教304课室为2017级本科生讲授形势与政策课程。学院党委海珊副书记、党政办主任蒋文涵老师、2017级学生辅导员李粤丹老师及2017级本科同学120余人参加了本次活动。
院长张应强教授以“脚踏实地、以人为本、讲好故事、创新理论”为题,重点围绕当代学子牢记历史使命,坚持实事求是思想,将个人的利益同国家命运联系起来,以实现国家繁荣富强为己任,服务国家大国崛起等内容展开。

围绕“脚踏实地”话题,张应强院长向同学们阐述了中山大学人类学的特色与传统,以及中国共产党一贯坚持实践调查的工作作风。他指出:“深入的田野调查不仅是人类学的传统,也深刻地影响到了其他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发展。同时,实地调查还是中国革命事业的传统,更是马克思主义实践观在中国的现实应用。”结合《寻乌调查》到《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等史料,张应强院长为同学们讲解了毛泽东同志在求学与革命过程中注重调查研究的事例。
围绕“以人为本”话题,张应强院长指出,以人为本是当今人类学发展最基本的的价值取向,也是人类学最基本的眼光。张应强院长强调,中国共产党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政党。十九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不断深化为人民服务的理念,始终确保确保中国共产党人同人民想在一起、干在一起,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开拓了光明前景。
围绕“讲好故事”话题,张应强院长援引习近平总书记的论述,指出:讲中国故事是时代命题,讲好中国故事是时代使命。要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必须建构与中国故事相联系的话语体系。他认为,应着力从三个方面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体系,讲好中国故事。其一是必须树立强烈的文化自信;其二是构建中国哲学社科的话语体系;其三必须长久坚持,树立功不在当代而利于千秋的思想。

在课程的最后,张应强院长结合“创新理论”讲述了罗俊校长提出的中山大学文科“出思想”的发展目标与“入主流、立潮头、走出去”的实现路径。他鼓励同学们要培养专业的眼光,培育创新精神,鼓励教师应结合“一带一路”国家倡议从全球范围内研究中国问题,服务国家大国崛起。张应强院长极富感染力的讲座获得了同学们热烈的掌声。
随后,辅导员李粤丹老师围绕开学注册、学习纪律、宿舍管理、社团管理、财产安全等方面传达学校相关规定,并提醒同学们要严格遵守学校规章制度,注意人身财产安全,防止被盗被骗。同时,李粤丹老师介绍了本年度的奖学金工作安排、2018届本科毕业生的升学就业情况以及保研考研相关信息。她鼓励同学们明确目标、提早规划,为自身未来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2017级全体学生观看了浙江卫视节目《我就是演员》的视频《搜索》,视频通过一个网络曝光“公交不让座”的故事讲述了网络暴力给受害者造成的重大影响。在全民网络时代,如何保持理性,维护网络安全,是每一个人都应该认真思考的问题。李粤丹老师指出,在网络上大家表达意见的平台与方式日益增多,但是一定要做到客观理性,不传谣、不造谣,遵守网络法律法规,文明上网。

学院党委海珊副书记总结发言。她肯定了同学们在思想、学习、班团建设等方面取得的进步,鼓励大家在新学期要戒骄戒躁,继续努力。海珊副书记提出几点希望:一是希望同学们继续加强思想理论的学习,积极向党组织靠拢,积极参与学校、学院的各种思想理论学习教育活动,不断提高自己的政治觉悟。二是坚持学在中大,追求卓越,希望同学们继续在学业上追求卓越,保持优秀的学风,及早做好学业生涯规划。三是希望同学们在行动上做到爱国荣校。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希望同学们积极关心国家大事。作为新时代的中大学子,要谨记时代使命,不忘初心、继续前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