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模型与“人工社会”——本院“班师学堂”第六讲圆满结束
发布人:高级管理员
发布日期:2014-05-21
为启迪学生思维、拓展专业兴趣,促进师生交流,5月16日晚7点,社会学与人类学学院“班师学堂”系列讲座第六讲在马丁堂二楼讲学厅举行。社会学与社会工作系主任王进教授围绕“利用大型调查数据建立人工社会模型”的主题,为在场师生带来了一场引人入胜的知识盛宴。
讲座中,王进教授首先从“大型调查数据”和“大数据”的定义入手,介绍了有别于传统社会学研究范式的“人工社会”概念:这是一种区别于肇始于近代的、自然科学式的、自上而下(top-down)的社会学研究的新方法,它强调以自下而上(bottom-up)的方式研究社会现象的可能。借着,王老师提出了“多能动体模型”(multi-agent)的新构想。并通过自制的“虫子”模型,生动地展示了人工社会和多能动体模型的实际操作与现实意义。最后,以中山大学正在进行的“中国劳动力调查”项目的数据和整理的地域模型为例,王老师阐发并引导大家积极思考了社会科学理论的发展与数据积累二者间的联系。讲座过程中,王进教授多次与在场师生互动交流,引得在场师生纷纷提问并积极发言探讨。
“班师学堂”拟通过开展系列讲座为全校师生、校友搭建学术对话和经验交流的平台,真正做到师生教学相长,在知识海洋中同舟徜徉、纵横学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