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社会研究前沿论坛(2024)

城市社会研究前沿论坛(2024)

发布人:朱明明
主题
城市社会研究前沿论坛(2024)
活动时间
-
活动地址
广东省广州市新港西路135号中山大学南校园

 

 

城市社会研究前沿论坛(2024):技术创新与城市治理

 

论坛时间:20241123

论坛地点:中山大学南校区善衡堂S201S109S412S502;马丁堂一楼报告厅、二楼报告厅

论坛主办单位:中山大学社会学与人类学学院、中山大学城市社会研究中心、《社会学研究》编辑部

 

23日上午

8:30-8:50论坛开幕致辞

主持人:陈险峰(中山大学社会学与人类学学院党委书记)

 

余成普(中山大学社会学与人类学学院院长,教授)

蔡禾(中山大学城市社会研究中心荣誉主任,教授)

何钧力(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社会学研究》编辑部,编辑)

 

8:50-9:00合影留念

 

每位主旨演讲20分钟

上午第一场主旨演讲(9:00-10:20

数字时代的社会变迁(善衡堂S201

主持人:王军(哈尔滨工程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教授)

 

9:00-9:20 王宁(中山大学社会学与人类学学院、东南大学人文学院,教授):AI时代的智力物替、能动性重塑与社会结构转型 ——人工智能的一个社会学分析框架

9:20-9:40 徐延辉(厦门大学社会与人类学院副院长,教授):中国劳动力就业质量的变迁趋势研究

9:40-10:00朱斌(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院副院长,副教授):高质量发展阶段中国城镇居民劳动收入分配格局的变迁(2012—2021

10:00-10:20周利敏(广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院长,教授):数字韧性城市的构建路径与发展逻辑——基于深圳的探索性案例分析

 

上午第二场主旨演讲(10:40-12:00

技术变迁、人口与健康(善衡堂S201

主持人:黄晓星(厦门大学社会与人类学院社会学系主任,教授)

 

10:40-11:00  林胜(福州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副院长,教授):通讯技术变迁下的跨国捐赠研究——基于福建侨乡的考察

11:00-11:20  卿石松(华东师范大学人口研究所所长,教授):理解中国的生育率:生育年龄模式和双性别的视角

11:20-11:40  孙薇薇(中央财经大学社会与心理学院社会学系主任,    教授):迈向实践的医学社会学行动研究——基于实证案例的反思

11:40-12:00  涂炯(中山大学社会学与人类学学院,教授):数智时代的医学社会学研究

 


 

 

23日下午

分论坛

*表示发言作者,括号内为发言作者的单位及职称。每位报告人发言15分钟;每位评论人发言15分钟。

下午第一场(14:00-15:45

 

1-1数字技术、算法与社会治理

(善衡堂S201

 

主持人:蔡禾(中山大学社会学与人类学学院,教授)

 

1、发言人:刘河庆(华中科技大学社会学院,副教授)

发言题目:机器制造知识:数字时代的知识生产与知识流动

 

2、发言人:卢云(华南理工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

发言题目:基于模仿学习计算政府行为目标:以土地出让为例

 

3、发言人:周文(云南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助理研究员)

发言题目:特大城市流动人口调控的迁移系统解释框架——基于行政大数据的实证检验

 

4:发言人:郑姝莉(广东省社会科学院,副研究员)

发言题目:算法情绪传染的双重结构与消费泛道德化

 

5、发言人:刘昆智(厦门大学社会与人类学院,博士研究生)

发言题目:司法改善与社会信心:巡回法庭的社会效应研究

 

评议人:

朱斌(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院,副教授)

叶华(中山大学社会学与人类学学院,副教授)

 

 

1-2城市空间、社会分层与观念

(善衡堂S109

 

主持人:王宁(中山大学社会学与人类学学院、东南大学人文学院,教授)

 

1、发言人:张卓妮、张驰*(香港科技大学(广州),博士后研究员)

发言题目:地理空间相对收入与城市居民主观感受

 

2、发言人:曾东林(华南师范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特聘研究员)

发言题目:空间不平等视角下的超大城市居住空间分异与社会阶层认同——以上海为例

 

3、发言人:张超(中山大学哲学系,博士后)

发言题目:从聚居到游离:重思农民工的城市空间样态与生活模式

 

4、发言人:黎相宜(中山大学社会学与人类学学院,副教授)

发言题目:入世进取还是避世躺平?比较视角下的现代性时间与社会心态

 

评议人:

丁惠平(江苏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江海学刊》编辑)

王军(哈尔滨工程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教授)

 

 

1-3城市更新与社会治理

(善衡堂S412

 

主持人:周利敏(广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

 

1、发言人:贺霞旭*、马良华(华南理工大学社会工作研究中心,副教授)

发言题目:文化造节:地方公共文化再生产的新方式研究——基于两个文化节日案例的考察

 

2、发言人:蔡静诚(广东财经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

发言题目:城市更新背景下特色小镇的空间生产与治理共同体建构——基于深圳较场尾特色民宿小镇的案例

 

3、发言人:蒋婕(贵州民族大学社会学院,副教授)

发言题目:制造共识:追索式协商与城市更新中的产权收益博弈

 

4、发言人:匡爱平(华东师范大学,博士研究生)

发言题目:城市增长机器平台增长机器”——广州服装村更新治理的比较研究

 

5、发言人:谌鸿燕(天津商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讲师)

发言题目:社区社会组织参与城市社区治理的有效性何以实现——基于组织生命史的分析

 

评议人:

何钧力(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社会学研究》编辑)

代志鹏(云南民族大学社会学院,副教授)

 

 

1-4移民与社会治理

(善衡堂S502

 

主持人:林胜(福州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教授)

 

1、发言人:刘杨(北京外国语大学,副教授)

发言题目:西方留学生在华社会网络的生产与再生产:一项基于能动性视角的质性分析

 

2、发言人:罗思雨(厦门大学社会与人类学院,助理教授)

发言题目:欧洲移民治理的悖论及其内在逻辑

 

3、发言人:彭桥杨(中山大学社会学与人类学学院,博士后)

发言题目:在制度环境与亲密关系中:城市知识移民的流动策略与做家实践

 

4、发言人:黄柯劼(广州市社会科学院,副研究员)

发言题目:跨国移民社区何去何从?——在华国际化社区/街区生成动力机制与发展路径探讨

 

评议人:

张洪(中山大学社会学与人类学学院,副教授)

杨晓照(中山大学社会学与人类学学院,副教授)

 

 

1-5新问题与新治理思路

(马丁堂二楼报告厅)

 

主持人:高明华(哈尔滨工程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教授)

 

1、发言人:胡汝为(中山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副教授)

发言题目:严重精神障碍患者肇事肇祸一体化风险分担机制研究——以广东省调赔结合模式为例

 

2、发言人:潘大为(中山大学哲学系,副教授)

发言题目:悬崖上的守望者:基于中国青少年互联网治理政策(1990–2024)的元分析

 

3、发言人:方芗(中山大学社会学与人类学学院,副教授)

发言题目:信任机制变化下的电子产品交易市场转型研究——以深圳华强北为例

 

4、发言人:李梦瑶、王雨、满彩霞*(南方科技大学,博士研究生)

发言题目:Gender and Participation in China’s Water Governance: A Case Study of Three Women-led Initiatives at Grassroots Level 

 

5、发言人:苏振浩(中山大学社会学与人类学学院,博士研究生)

发言题目:垃圾分类治理中知识操演的框架及其溢出-G市华街为例

 

评议人:

赖伟军(深圳社会科学院副研究员,《中国非营利评论》编委)

张晶(东南大学人文学院,副教授)

 

 

 

 

 

 

 

 

1-6就医与医务职业

(马丁堂一楼报告厅)

 

主持人:孙薇薇(中央财经大学社会与心理学院社会学系,教授)

 

1、发言人:姚泽麟(华东师范大学社会发展学院,副教授)

发言题目:角色义务与不可见劳动:中间人如何促成关系就医

 

2、发言人:王楠(湖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

发言题目:坚守还是放弃医疗权威:医患互动中的处方建议行为、医患关系与中国抗生素滥用问题

 

3、发言人:郇建立(北京科技大学社会学系,教授)

发言题目:中国临终关怀社会工作实践与反思:基于一线社会工作者的视角

 

4、发言人:何龙韬(西南财经大学社会发展研究院,副教授)

发言题目:社会工作化的循证干预研究体系:构建一个以全面性证据为本的可操作化框架

 

5、发言人:梁皓钦(中山大学社会学与人类学学院,博士研究生)

发言题目:医务社会工作者参与多学科团队医疗服务模式的角色与功能——X儿童医院为例

 

评议人:

余成普(中山大学社会学与人类学学院,教授)

涂炯 (中山大学社会学与人类学学院,教授)

 

 

下午第二场(16:05-17:50

 

2-1社会工作和基层治理

(善衡堂S201

 

主持人:蔡禾(中山大学社会学与人类学院,教授)

 

1、发言人:管兵、李浪*(华南理工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

发言题目:制度压力、技术拆解与行为反馈:政府购买社工服务项目中的指标运行逻辑

2、发言人:谭磊(广东工业大学法学院社会工作系,副教授)

发言题目:社区社工站专业服务评估:发展轨迹与逻辑演变的个案研究

3、发言人:李侨明(东莞理工学院法律与社会工作学院,讲师)

发言题目:社会工作实践中的政社互动关系转变与运作机制——基于广东双百社工站的田野考察

4、发言人:秦莲(华东理工大学社会与公共管理学院,博士研究生)

发言题目:超越控制性治理:基层治理实践中政社抱团的合作机制

5、发言人:车佳明(华中科技大学社会学院,博士研究生)

发言题目:空间重构:中国城市社区社会工作的本土模式研究

 

评议人:

黄晓星(厦门大学社会与人类学院,教授)

张潮(中山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教授,《中国非营利评论》编委)

 

 

2-2基层组织与治理

(善衡堂S109

 

主持人:王军(哈尔滨工程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教授)

 

1、发言人:代志鹏(云南民族大学社会学院,副教授)

发言题目:单位共同体权益共同体:信托制物业与单位制老旧小区治理转型研究

 

2、发言人:周子韵(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院,博士研究生)

发言题目:技术企业主导搭建社区治理监管平台的策略与限度——以福市物业信用管理平台为例

 

3、发言人:李正新(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助理研究员)

发言题目:超越分异与混合:基层组织建设与保障性住房社区的社会融合

 

4、发言人:赖伟军(深圳社会科学院,副研究员)

发言题目:党建何以引领?——城市基层党建行动中的通道实践与权威建构

 

评议人:

贺霞旭(华南理工大学社会工作研究中心,副教授)

黎相宜(中山大学社会学与人类学学院,副教授)

 

 

2-3 健康与代际关系

(善衡堂S412

 

主持人:涂炯(中山大学社会学与人类学学院,教授)

 

1、发言人:张蜜*、刘惠颖(中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博士研究生)

发言题目:隔代照料与我国中老年群体的养老预期:资源禀赋的调节效应

 

2、发言人:韦晓丹(中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

发言题目:地区社会经济水平对老年肥胖的影响研究

 

3、发言人:张韵(中山大学社会学与人类学学院,副教授)

发言题目:中国老年人与子女代际关系的模式及其变化

 

4、发言人:梁声远(广东省社会科学院,助理研究员)

发言题目:制度变迁与健康公平:基于中国市场转型与健康不平等的研究

 

5、发言人:张纬松(浙江大学社会学系,博士研究生)

发言题目:医患纠纷解决之道:城市公立医院内部的多元逻辑与时间结构

 

评议人:

方博野(中山大学社会学与人类学学院,副教授)

杨玲(中山大学社会学与人类学学院,助理教授)

 

 

2-4劳动力市场与健康

(善衡堂S502

 

主持人:朱斌(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院,副教授)

 

1.发言人:汪建华(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副教授)

发言题目:弹性积累体制下灵活用工与资本劳动力经营职能的发展——基于资本循环过程的分析

 

2.发言人:郑婉卿(中山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助理教授)

发言题目:数字经济的就业创造、市场细分与小生境白领的生成

 

3.发言人:顾然(南京大学社会学院,博士研究生)

发言题目:数字技术应用背景下的劳动者超时工作研究——基于阶层异质性的分析

 

4.发言人:李晓谕(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副教授)

发言题目:过度劳动与睡眠:基于中国双职工家庭的二元分析

 

5.发言人:柴向南(南京大学社会学院,助理教授)

发言题目:Subjective Well-being in Solitude: A Quantitative Analysis of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Living Alone and Subjective Well-being using Canadian Community Health Survey Data

 

评议人:

刘河庆(华中科技大学社会学院,副教授)

张洪(中山大学社会学与人类学学院,副教授)

 

 

2-5疾病体验、医疗与文化

(马丁堂二楼报告厅)

 

主持人:郇建立(北京科技大学社会学系,教授)

 

1.发言人:高明华(哈尔滨工程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教授)

发言题目:适应型男性气质下男护士职业困境与关怀实践研究

 

2.发言人:苏春艳(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新闻传播学院,讲师)

发言题目:道德自证:白血病家庭的网络个人筹款经历研究

 

3.发言人:梅笑(复旦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副教授)

发言题目:疼痛认知与止痛技术的互动如何影响治疗?——一个文化社会学的视角

 

4.发言人:徐翌茹(中山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

发言题目:临床语言学视角下阿尔茨海默症家庭照护者身份建构研究

 

评议人:

姚泽麟(华东师范大学社会发展学院,副教授)

方芗(中山大学社会学与人类学学院,副教授)

 

 

2-6家庭与婚育

(马丁堂一楼报告厅)

 

主持人:卿石松(华东师范大学人口研究所,教授)

 

1.发言人:陈蓉*、张思琪(上海大学人口研究所,副研究员)

发言题目:中国大城市居民的初婚模式变迁趋势分析:以北上广深港为例

 

2.发言人:高虒源(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博士研究生)

发言题目:中国网络婚育文化的转变——基于2012-2021年多社交媒体的大数据分析

 

3.发言人:侯佳伟(中山大学社会学与人类学学院,教授)

发言题目:生育数量与生育性别的博弈

 

4.发言人:余梦婷(中山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助理教授)

发言题目:生育休假政策的演变:OECD国家的经验与启示

 

5.发言人:郭雅雯*、丁瑜(中山大学社会学与人类学学院,博士研究生)

发言题目:跨国照护与技术规避:大湾区跨国佣工家庭的多向照护流动模式

 

6.发言人:裴谕新、李珮铷*(中山大学社会学与人类学学院,博士研究生)

发言题目:家族资源分配、纯粹关系与感恩经济:东莞创业二代女性研究

 

评议人:

卢云(华南理工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

丁瑜(中山大学社会学与人类学学院,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