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馆、文化遗产与现代社会”青年学术工作坊

发布人:朱明明
活动时间
-
活动地址
南校园马丁堂
主持人
周繁文、潘攀

对于博物馆和文化遗产领域的专业人员来说,一方面,“放眼世界,立足本土Think Global, Act Local)已成为当下迫切要求;另一方面,“为社会及其发展服务”也已成为当前一大使命。近年来,全世界范围内的博物馆与文化遗产机构都或多或少地受到来自经济、疾病、自然环境、伦理道德、战争冲突等多方面的冲击,如何寻找博物馆、文化遗产与现代社会中的人及其生存环境的关联,找到自身可持续发展的新出路,是当前从业者亟待关注与探讨的关键问题。
同时,随着新技术和新理论的不断更新,博物馆与文化遗产领域也在以变应变,实时准备着自我冲击机构和学科原有的边界。本次青年学术工作坊即期望以博物馆、文化遗产与现代社会为主题展开有益的讨论。

 

附:

 

工作坊议程

 

8:30-8:50

会议致辞、合影

8:50-9:00

引言人:周繁文(中山大学社会学与人类学学院)

时间

组序

主题

发言人

单位

发言题目

9:00-9:50

1

科技

李灶新

南越王博物院

科技赋能,王宫重现——以南越王宫署遗址数字化展示为例

郑漫丽

成都金沙遗址博物馆

另一种叙事——考古遗址阐释中的光影秀设计

夏勇

良渚博物院

良渚博物院数字化建设及相关问题讨论

9:50-10:00

会间休息

10:00-10:50

2

革新

熊增珑

暨南大学历史学系

对建设博物馆之城的几点看法

杜韵红

云南民族博物馆

乡村博物馆从社区到文化认同的建构

王思渝

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

神庙还是论坛:再议新博物馆学思想对于当代中国博物馆实践的意义

10:50-11:40

3

活化

付建

秦始皇帝陵博物馆

秦始皇帝陵园内、外东城的考古发掘与展示

史明立

南越王博物院(西汉南越国史研究中心

文化遗产视野下的考古遗址类展示研究——以南越王遗迹为例

金连玉

南京城墙博物馆

文化遗产博物馆展览叙事创新探索

11:40-11:55

学术总结:张强禄(广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

12:00-14:00

午休

14:00-14:10

引言人:潘攀(中山大学社会学与人类学学院)

时间

组序

主题

发言人

单位

发言题目

14:10-15:00

4

李林

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文化遗产系

基于观众认知行为的考古文物阐释研究

吴若明

南开大学文学院

虚拟叙事与空间生产:一种迭代式敦煌艺术的物像再现

李倩倩

四川大学考古文博学院

物与非物:知识生产视角下的博物馆展览与展示技术

15:00-15:50

5

罗攀

中国民族博物馆

五感的转译——从感官民族志到博物馆感官体验

曹蕊

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

基于“体验”或“参与”的展示手段——以党史展览馆为例

李伯璋

中山大学社会学与人类学学院

类比视角下博物馆观众的认知模式

15:50-16:00

会间休息

16:00-16:50

6

实践

丁雨

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

略论海上丝绸之路展览中的物与人

深圳博物馆

石窟寺主题展览的呈现方式——基于深圳市博物馆的案例

冯凯琳

中山大学社会学与人类学学院

考古知识生产过程的主体记录与公共转译

16:50-17:40

7

教育

卜琳

陕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多元、流动、生态的博物馆、文化遗产与人——对文化遗产诠释、展示与保护教育的思考

朱嫦巧

华南农业大学人文与法学学院

博物馆观众调查:方法与实践——以农业院校历史学专业本科实践教学为例

陈豪

清华大学人文学院

高校博物馆与通识教育的结合:以清华大学“文化遗产”主题写作课为例

17:40-17:55

学术总结:黄海妍(广东民间工艺博物馆)

17:55-18:10

会议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