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野:人类学方法论思想内涵之演变
田野:人类学方法论思想内涵之演变
发布人:高级管理员
发布日期:2016-05-25
主题
田野:人类学方法论思想内涵之演变
活动时间
-
活动地址
中山大学南校区人类学系马丁堂二楼讲学厅
主讲人
刘新 教授
学术讲座
田野:人类学方法论思想内涵之演变
主讲:刘新 教授
时间:2016年6月3日周五19:30-21:30
地点:中山大学南校区人类学系马丁堂二楼讲学厅
主讲简介:刘新教授任教于加州伯克利大学人类学系,著有 In One's Own Shadow,The Mirage of China 等书。研究领域涉及现当代中国,人类学与社会理论等等;其主要关注点为人类学思想史的演进以及人类学学科自身与西方思想史之间之内在联系。
内容简介:“田野调查”是人类学之方法论;今天和昨天:人类学学生及学者多常用此词但此词之内涵却随着人类学理论视野的变化而不断变化。牛顿的科学不同于爱因斯坦的科学,爱因斯坦的科学又不同于今天的生命科学,但“科学”一词依然如旧常挂嘴边脱口而出,然而,其含义已经截然不同。本讲座希望追溯“田野调查”方法论之源头,溯其本意,然后顺沿着人类学学科的进展,回述人类学田野调查这一核心概念之内在变化,以便了解我们今天使用这一方法的真正涵义:什么是人类学方法论及其历史演变?“参与观察”的思想意义何在?它究竟意味着什么?人类学又与其他学科如社会学心理学等等有何不同?人类学不是心理调查也不是统计分析,这我们知道,但今天田野调查的学科意义究竟是什么?怎样理解它?这是我们的发问,也是这次讲座想要回应的基本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