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北猿猴民族生物学野外实习报名
发布人:高级管理员
发布日期:2015-11-06
一、 简介:人与野生动物关系为生态人类学与保护生物学重要研究方面。在不同民族习俗,尤其是不同生产方式下人与野生动物关系有着诸多不同点,主要表现在野生动
物资源利用(如狩猎)与防范有害动物上(如毁坏农作物)。粤北南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广东省面积最大、自然资源最丰富的自然保护区,同时南岭为中国三大民族走廊
之一,瑶族、壮族、汉族等各民族及其分支交错居住,为开展此项田野教学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二、 工作内容
学生在田野中进入实地调研保护区内的灵长类等野生动物与当地居民关系,通过思考生物、环境、人文等因素对动物的综合影响,期望学生能达到以下目标:认识田野工作的完整流程、初步掌握访谈等人类学基础调研方法; 加深学生对生态人类学与保护生物学的理解,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通过与当地居民、野生动物朝夕相处,体会人与自然的重要关系;本科生田野调查以组队的方式进行,在这过程中,学会团队合作;学习独立思考,学会和他人沟通合作,在行动中获得成长。
三、 时间和地点:
时间: | 2015年12月19-23日(第十四周) | 地点: | 粤北南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及其周边村落 |
费用说明 | 食宿、交通及保险费用均由社人院提供 | ||
调研情况 | 野生动物分布调查培训。教师讲授物种调查基本理论、结合图谱介绍华南常见各物种、红外触发相机使用方法与相关问卷调查方法,介绍野外实习基地情况和野外实习安全规范等。通过每批次师生5人开展学习和讨论,要求学生参与,分工负责访谈,查阅文献,撰写相关人与野生动物关系文献综述,培养学生的集体合作精神,参与分析研究,深入理解、巩固课程知识。 进入田野。结合教学内容和进程,教师组织同学去进入保护区及周边村落,通过样线法、样点法、在林中安设触发相机及访谈,实地了解野生动物分布状况,获得直接印象,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生的积极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要求学生学会各种调研方法的开展过程与结果整理。撰写报告:将自己的思考和观点融会在田野报告中。 |
四、 报名条件
1, 社人院本科生4-5名;
2, 热爱自然,身体健康、无重大疾病史;性格好,有耐心;
3, 积极配合研究员工作,遵守野外调研纪律;
4, 需全程参与,无特殊事情不得中途离开。
五、带队教师: 人类学系张鹏副教授、博士生导师
六、报名办法:请发报名意向至张鹏老师邮箱,1455643438@qq.com
截止日期:2015年11月20日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