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人工社会与计算社会科学讲习班”简章
为推动新范式在中国社会科学的发展,培养人工社会和计算社会科学的研究者,中山大学社会学与人类学学院将于2017年暑期举办第二届“人工社会与计算社会科学讲习班”。
讲习班将采用密集教学形式,将概念、方法和代码实现融为一体,让学员在短时间内对计算社会科学的主要范式有较深入的了解。
讲习班不收取任何课程费用,并对外省学员提供总额不超过1000元的交通补助。所有学员食宿需自理。
我们热诚欢迎国内各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的青年老师、博士、硕士研究生报名参加。
1、课程内容
内容 |
讲课人 |
Agent-based Modeling & Netlogo |
梁玉成 |
在线网络与大数据 & 博弈论与社会实验 |
施永仁 |
社会网络分析 & 大数据文本分析 |
张洪 |
2、时间:2017年7月10日 – 7月19日
地点:广州中山大学(南校区)
3、讲课人
梁玉成博士,中山大学社会学与人类学学院教授
施永仁博士,耶鲁大学网络科学研究所和人类自然实验室博士后研究员
张洪博士,中山大学社会学与人类学学院副研究员
4、主办单位
中山大学社会学与人类学学院
中山大学社会科学调查中心
课程简介
近年来,“基于多主体模型的计算(模拟)”方法已成为继实证、实验之外的新的社会科学研究手段。计算社会科学(computational social science)的研究范式可分成两大类,第一类是基于多主体模型(agent-based modeling)的复杂系统建模的演绎范式,其借助计算机,模拟微观个体的互动进而对其涌现的宏观社会现象进行分析和研究;第二类则是大数据范式,从互联网(包括社交媒体)这一大数据生产源中获得人类的真实互动资料,对其进行归纳分析,进而验证或者构建社会理论。
本次讲习班将系统介绍计算社会学中ABM范式和大数据范式的研究理论、研究方法和研究工具,并通过多个专题讲座,使学员更为深入了解两个范式在研究中的实际应用。
讲习班主要以中文授课,由教学助理协助开展软件安装、编程代码和分析等工作。
课程安排
(暂定,会有小幅度增减,以录取通知为准)
申请安排
1、申请条件
讲习班得到广东省教育厅资助,本期招收正式学员120人左右,主要面向广东省内的优秀硕士和博士研究生,同时招收省外青年教师和优秀研究生,其中青年教师和省外研究生占比原则上不超过1/3。允许部分旁听学员,旁听学员数量一般不超过正式学员数量的一半。
专业不限,社会学、政治学、公共管理、历史学等社会科学领域相关学科优先考虑。
2、申请办法
提交电子版申请表(见附件)至sysucssworkshop@163.com(6月18日截止)
材料审核(6月19日-6月25日)
公布录取结果,Email学员相关材料(6月26日)
学员确认录取并Email《回执》给主办方(7月1日)
学员报到并领取材料(7月9日)
3、考核方式:
凡参加暑期课程的学员,必须全程参与,且完成必须的作业;
课程结业即颁发《结业证书》。
4、其他
材料审核原则:根据办学经费和名额,兼顾专业、学校等情况,择优录取;
讲习班咨询邮箱sysucssworkshop@163.com(与提交邮箱同);
录取结果亦会在中山大学社会学与人类学学院官网公开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