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中山大学“历史、考古与文明”暑期学校暨考古人类学工作坊课程表
授课校区:中山大学珠海校区
教学/学员论坛课堂:教学楼E301
分组讨论课堂:教学楼E302、E303、E304、E305、E306
|
上午(8:45-11:45) |
下午(14:00-17:00) |
傍晚(19:00-22:00) |
08/15 (二) |
学员报到 |
|
|
珠海校区教师宿舍 9:00-21:30 |
|
学员见面会 教学楼E301/19:00开始 |
|
08/16 (三) |
8:15-8:45开幕式 冯双教授等致辞 |
邢义田教授 古代秦汉和罗马帝国的关系: 几个待解的谜 |
分组讨论课 |
邢义田教授 再论「中原制造」: 从南越王和海昏侯墓说起 |
|||
08/17 (四) |
郭静云教授 什么是历史? |
刘志伟教授 国家历史与人的历史 |
魏 坚教授 居延考古与额济纳汉简 |
08/18 (五) |
魏 坚教授 河套地区军事塞防的考古学研究 |
郑君雷教授 岭南:考古学和文化史上真正的南方 |
分组讨论课 |
08/19 (六) |
郭静云教授 夏商周:从神话到史实 |
刘 源教授 子与伯——商周社会时期的骨干 |
分组讨论课 |
08/20 (日) |
郭静云教授 商文明双嘴龙「天神」信仰索隐 |
魏 峻教授 探秘蓝色文明——中国水下考古之路 |
学员论坛一 (考古人类学工作坊) |
08/21 (一) |
郭立新教授 考古年代学的反思 |
郭立新教授 盘龙城国家的兴衰及当时历史地图 |
分组讨论课 |
08/22 (二) |
郭静云教授 天地神明:先秦「生机」概念 |
鲁西奇教授 史前聚落形态的演变与社会变迁 |
分组讨论课 |
08/23 (三) |
傅宪国教授 华南史前文化在中国文明化进程中的地位与作用 |
郭静云教授 中国文明摇篮:湖南地区的角色 |
分组讨论课 |
08/24 (四) |
冯 时教授 中国古代的天文与人文——传统宇宙观的考古学研究 |
冯 时教授 红山文明——五千年前的知识与思想 |
分组讨论课 |
08/25 (五) |
学员论坛二 (考古人类学工作坊) |
14:00-16:00 吴 滔教授 历史地理与社会经济史研究 |
|
16:00-18:00闭幕式 |
|||
08/26 (六) |
9:00退宿结束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