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现独特性,理解新需求”——记第二期“陈氏书院论坛”活动

发布人:高级管理员

 

2012年5月22日下午,第二期广州“陈氏书院论坛”在广东民间工艺博物馆顺利举行,获得了圆满成功。我院刘文锁教授带领人类学系师生一行,参加了该期论坛交流活动。
“陈氏书院论坛”活动是由我院人类学系与广东民间工艺博物馆联合主办,旨在将文化遗产及公众考古学的教学、研究与博物馆的日常工作结合起来,探索公众考古学付诸实践的具体路径,致力增进高校学术研究与博物馆业界人士的专业交流,提升广东博物馆事业的发展,更特别为我院有志于文物、博物馆学研究的学子提供参与博物馆业界交流平台的宝贵机会。参与本论坛的除了专业人士之外,还会邀请普通民众参与。每期论坛活动都向一般市民开放旁听,旁听者可参与到讨论之中,以使论坛能够吸取更广泛的社会意见,为文化遗产保护提供更切合观众感受的建议,鼓励更多普通市民参与到文化遗产保护事业中来。
 “论坛”第二期以“博物馆与国民素质教育”为主题,邀请了广东革命历史博物馆、广州市博物馆、西汉南越王博物馆等多家市内博物馆的业务骨干近40人共同展开讨论。人类学系考古学专业和文物与博物馆专业的三位研究生,首先就有关“博物馆与国民素质教育”现状的个人独立调研展开陈述,从而引出本期论坛的交流话题:一、博物馆在国民素质教育方面能够起到怎样的积极作用?二、博物馆如何根据观众的需求更好地进行阐释,更好在发挥其国民素质教育功能?
自由探讨环节中,我院师生与现场博物馆业界人士围绕话题展开了轻松、自由的对话交流;在座博物馆从业人员从实践工作角度出发,通过鲜活生动的业界案例共同探讨了博物馆教育中的现有不足,展望博物馆事业的发展前景。
明确博物馆自身类型、特色优势和主流受众的定位,坚持及时了解观众的博物馆体验,努力满足观众对博物馆发展的新需求,已然成为当下博物馆事业发展的主流共识;这将推动着中国博物馆在管理运营、展览策划中更趋于关注观众体验与需求调研,鼓励跨部门联合策展。与此同时,正如广东革命历史博物馆副馆长欧阳旦霓所谈及,关切国民素质提升的“大教育”理念需要深深植根在每个博物馆上至馆长下至讲解员的所有工作人员的公众服务意识中,这方是我们博物馆教育事业获得不断进步、运营水平日益提升的观念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