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农业文明与现代社会:记E. N. 安德森教授讲座

发布人:高级管理员

 

应人类学系特聘教授陈志明老师邀请,加州大学河滨分校荣休教授E. N. 安德森于2013年1月到访中山大学人类学系。安德森教授曾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在香港从事疍民研究,随后,其研究又逐步拓展至文化生态学、政治生态学以及饮食与文化等领域。在主题演讲与师生座谈会中,针对中国传统农业文明与现代社会等问题,安德森教授与中大师生进行了广泛讨论。
 
1月7日晚七点半,安德森教授在小礼堂举行演讲,主题为“中华帝国如何养活数量庞大的人口?”由此出发,安德森教授逐一讨论、分析了中国古代农业技术的发展以及政府对农业的重视与推广,而中国传统宇宙观、价值观与农业文化的契合,也成为农业发展的一大动因。
安德森教授认为,直至十九世纪,传统中国的农业知识与观念仍然比欧洲先进很多,并与西方“人—自然”二元对立的科学主义进步观截然不同。在政治层面,古代中国统治者将“农”视为国之根本;在思想文化方面,中国传统社会强调人与自然和谐共存;在日常生活方面,风水和民间信仰也与传统农业耕作巧妙结合。上述因素都成为传统中国农业保持可持续发展的必要前提和重要基础。
由此,安德森教授进一步强调,在当今社会,面对现代文明与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我们更应该重新思考传统文化的现代价值与现实意义,以期“古为今用”,使传统知识能够在应对现代社会发展的困境与危机时发挥应有的作用。
讲演结束后,同学们就其关心的中国农业现状及其相关现实问题与安德森教授展开对话。周大鸣教授、麻国庆教授、陈志明教授、段颖老师参与组织了本次讲座,并同安德森教授一起与同学展开了进一步的交流。
 
1月8日上午九点,安德森教授在马丁堂与我系研究生进行座谈。讨论话题丰富有趣,涉及转基因食品等农业粮食的安全问题、食辣等饮食习惯的发展变迁、本土饮食与全球化问题的关联,以及研究生同学的选题疑惑等等。这个上午,安德森教授与陈志明教授、段颖老师一起,和大家进行了更为自由和深入的讨论交流,气氛亲切活泼。
 
虽然安德森教授的来访短暂,但是重新引起了师生们对于农业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关系的重视,这种讨论将会继续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