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博物馆的过去与未来——记第37期千禾学术论坛
发布人:高级管理员
发布日期:2013-04-01
2013年3月30日下午,第三十七期千禾学术论坛有幸邀请到国家文物局副局长宋新潮,亲临我院人类学系马丁堂为师生们作了一场题为“中国博物馆的公共服务”的专题报告。
宋新潮副局长首先介绍了中国博物馆的百年发展历程,结合清晰扼要的统计数据和大量具体实例生动说明了中国博物馆历史上的屡次变迁,特别对上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博物馆事业的迅速发展给予了充分的介绍。这段有关中国博物馆百年发展史的概括,不仅反映了中国博物馆与时俱进的不断成长,更让人深深体会到“博物馆”概念的不断进步。宋局长指出,中国博物馆事业所形成的从国家到地市、民营博物馆共同组成的有机体系,将推动中国博物馆人积极应对未来的发展要求,不断深入对文物与博物馆的科学研究、提升陈列设计展览能力、积极拓展海外同行的交流。
此外,宋新潮副局长还就多年来热议的“实施博物馆免费开放是利是弊”问题,结合多年相关调研的思考与在场师生开怀畅谈。宋局长介绍,博物馆的免费开放早在新中国之初已然开始,相关工作不断取得积极进展;近年来全面开放虽然带来了博物馆环境管理风险、观众文明意识有待提高等等问题,但结合我国人口众多、文化需求量极大的实际国情,我们必须坚持免费开放、做好免费开放,才能真正服务有需要的广大民众。宋局长更特别强调,博物馆的免费开放将进一步推动博物馆从业人员的民众服务意识提升,也让博物馆管理发现更多需要改进的问题,免费开放事实上是一种相当积极的鞭策。最后,宋新潮副局长还结合对海外博物馆的研究,强调博物馆教育的积极的社会意义,提及目前中国博物馆运行评估中所发现的一些发展问题,并就此提出如何改善的建议。
报告结束后,意犹未尽的同学们积极提问,宋局长就同学们关心的“高校博物馆的公共服务”、“博物馆人才吸纳制度的改善”和“新型专题性博物馆的发展”等问题逐一细致解答。此次报告让同学们对中国博物馆事业的发展现状有了更多具体了解,引发了师生们对博物馆建设与发展的兴趣与关注,诚可喜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