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心聚力,共筑“家文化”——2015年社会学与人类学学院校友日活动顺利举办
发布人:高级管理员
发布日期:2015-11-27
齐心聚力,共筑“家文化”
——2015年社会学与人类学学院校友日活动顺利举办
11月14日,社会学与人类学学院2015年度校友理事会暨校友导师聘任仪式、各班级校友返校座谈聚会等活动分别在梁球琚堂、马丁堂和中三楼举行。社会学与人类学学院院长张应强、党委书记侯志红、学院校友理事会会长马兆畅、执行理事长陈红军、副院长郑君雷、副院长王宁、副院长陈英群、党委副书记张斯虹、社会学与社会工作系主任王进等多位领导嘉宾出席当天校友日活动。黄淑娉教授、丘海雄教授、蔡禾教授、张振江教授、陈华副教授等多位教师,与返校校友进行座谈交流。来自81级人类学系、85级社会学系与人类学系、91级民族学和社会学、01级社会学系与人类学系的三百余位校友返校,回到熟悉的马丁堂和中三楼,重温青葱激情岁月,畅叙师生同窗情谊。
.png)
返校校友合影
理事会议共谋发展,校友导师引路人生
2015年度社会学与人类学学院校友理事会议暨校友导师聘任仪式由学院党委书记侯志红主持。院长张应强对返校校友表示诚挚的欢迎,并介绍了学院的发展情况,以及各学科在科学研究、人才培养方面的突出成绩。学院校友理事会会长马兆畅进一步弘扬“家”文化理念,提出广大校友们应加强联系,共谋发展。

2015年度学院校友理事会议现场
执行理事谢天闻受执行理事长陈红军委托,对本年度校友工作进行总结汇报。本年度校友工作进一步寻求创新与突破,以“校友-校友”、“校友-学院”、“校友-学生”三位一体的工作路径,建立微信等信息平台,推动珠海、中山、佛山等校友分会建设,组织“明清瓷器鉴赏”、“道教文化考察”等校友互动联谊活动,举办首届就业推介招聘会,开展“模拟面试”及班师学堂校友系列讲座等活动。执行理事会在推动校友互动、资源共享、学生发展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本次理事会上推选了黄效徳、黎晓云、陈红军、涂敏霞、林锐、谢天闻、丁湘、王玉珏、黎玉婷、蓝丽君、徐瑛瑛、刘初明、谢立兴、李晓明、陈超等校友成为新一届执行理事。
校友导师制旨在发挥校友在职业和人生经验的优势,指导在校学生生涯发展。理事会上聘任了马兆畅、陈红军等十五位校友为学院第一届校友导师。马兆畅校友、王进教授分别为荣获何肇发奖学金、麦瑞权奖学金的学生代表颁奖,鼓励同学们潜心学术,求实从知,再接再厉。

校友导师聘任仪式
值年校友重聚首,畅谈共叙康乐缘
11月13日、14日,81级人类学系毕业三十周年,85级社会学系和人类学系入学三十周年纪念座谈会分别在蒲园、中三楼、马丁堂举行。来自91级民族学和社会学、01级人类学系和社会学系的校友也分别举行了毕业二十周年、毕业十周年聚会。校友们久别重逢,共聚一堂忆当年,谈世事变迁,诉母校恩情。

81级人类学系校友返校 85级社会学校友返校

2001级人类学系校友返校 2001级社会学系校友返校
值年座谈会上,校友们与任课教师亲切交流,共同追忆大学期间的美好片段,分享重逢的喜悦与感动。85级吴校友表示母校对他的影响很大,“中大给我们奠定了一个很好的人文基础,她使我们向正直的方向发展,引我们关注社会,引我们上正道、大道。”各级校友还纷纷为学院和老师们送上了自己精心准备的礼物,表达对老师对母校的感恩之情。其中,85级人类学系方向明校友捐赠《中国玉器通史》等十六本书,田东江校友捐赠《薄言有之》等三本书,林昭群校友捐赠《锦江春色待客来》画作一副,鲜明凡校友捐赠《阆州陈氏谱序》书法一副,龙腾校友捐赠《池州赋楷书手卷》一副,唐贤兴校友再度推进贤伟基金捐资五万。85级社会学系校友共同向学院捐赠两台投影仪,支持学院的基础设施建设。

85级人类学系入学三十周年纪念座谈会
工作联动,热情服务
社会学与人类学学院提前通过电子邮件、短信、微信平台等各种方式,邀请校友返校相聚。同时,为了做好当天接待工作,学院建立了行政老师负责机制,由专门的老师具体跟进值年班级的返校安排,细致服务校友需求。学院校友工作与职业发展工作室学生团队以及学生志愿者,积极热情开展各项接待工作。学院校友工作细致安排与志愿者们的热情服务获得了校友们的高度赞扬。校友们不约而同地表示“回到母校就像回到家一样温暖”。负责本次校友接待工作的志愿者表示,校友的亲切和重逢的画面也令他们动容,“帮助校友更衣时的见闻让我惊喜,校友们随口一句‘谢谢学妹’瞬间拉近了时光留下的距离。当我从马丁堂台阶上扶着走得颤巍巍的年迈前辈时,一直想着,该是怎样的深爱才让他愿拖着不便的身体一直注视‘欢迎回家’的海报。”志愿者们同时也对敬业负责的老师表示感谢,“我要对加班加点的老师们表示敬佩和感谢,是她们把策划完善得几乎没有瑕疵。”一起工作的志愿者也互相成为了朋友,大家纷纷表示“我感受到了一种家庭和团队的感觉,期待下一次活动。”

学生志愿者细致服务
以校友对母校、母系的文化情感认同为纽带,社会学与人类学学院继续秉承 “家”文化的理念,在工作中不断创新,组织毕业校友的关系网络,凝聚校友共促发展,努力营造独具特色的“社人之家”形象,让更多的社人家人感受到组织的温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