薪火相传,弦歌不辍——我院成功召开2016年校友理事会会议
2016年11月12日,在孙中山先生诞辰150周年暨中山大学建校92周年这个特殊日子里,我院在南校园马丁堂成功举行社会学与人类学学院2016年校友理事会会议。出席校友理事会的嘉宾有广州保税区瑞丰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兼任总经理、学院校友会会长马兆畅先生,人之初杂志社社长、学院校友会执行会长黄效德女士等14名校友理事会成员。此外,学院院长张应强教授、副院长郑君雷教授、院党委副书记海珊和社会学与社会工作系主任王进教授等领导也出席了本次会议。本次会议由学院党委书记侯志红主持。
大会伊始,值此86级校友返校参与学位成礼仪式之际,全体理事会成员在观看了《86级的回忆》校友视频。一幅幅老照片、旧场景,勾起了每一位校友心中的感动,也激发了校友们回馈学校、反哺学院的真挚情感。
在奏唱校歌后大会进行了第一项议程。社会学与人类学学院张应强教授率先致辞。他回顾了两系合并发展的历史,围绕学科建设、科学研究、人才培养等方面向在座校友理事们介绍了学院近年来所取得的可喜成绩,认为学院的不断发展离不开校友们为母院创造的良好社会声誉,离不开校友会的有力支撑和组织保障,并代表学院对校友会各位理事的辛勤努力和无私奉献表达崇高的敬意。
随后,马兆畅会长围绕“校友与学校”话题做了精彩发言。他对于学院发展所取得的成就和本届校友理事会的工作成效给予了高度评价,认为中山大学的校友对母校有着最真诚的情感归属,有着谦逊平和、包容开放、无私奉献的气质与精神,同时学校良好的学术传统培养了中大人的儒雅气质和家国情怀。他认为,在为“家”筑梦的路上,全体校友们一定会不忘初心,将传递“互助聚力,反哺学院”的精神为母院的发展献策献力。
校友会执行会长黄效德女士以《齐心聚力,共筑“家”文化》为题,向理事会做了2015-2016年度校友工作报告。她回顾了过去一年校友理事会的工作,重点阐述了校友分会、校友工作机制和校友数据库等建设情况、介绍了校友导师项目、学科口述史等开展情况。此外,黄效德会长还高度评价了校友们的感恩义举,向理事会汇报了本年度校友捐赠以及“何肇发奖学金”、“贤伟基金”、“麦瑞权奖学金”、“学生紧急援助基金”等各类奖学助学基金的使用情况。最后,她以“情感为纽带,沟通为基础,活动为载体,事业发展为目标”对未来的校友工作提出了设想、指明了方向。
此后,大会进行了“何肇发奖学金”、“贤伟基金”、“麦瑞权奖学金”颁奖仪式。共有38名同学凭借“严谨求学、开拓创新”的精神获得奖励。
为进一步推动我院校友工作的开展,加强校友工作的传承和凝聚力,大会最后还讨论并修订了《中山大学社会学与人类学学院校友会章程》、《中山大学社会学与人类学学院校友导师制方案》。至此,大会圆满完成了各项既定议程,在热烈的气氛中落下帷幕。
学院高度重视校友工作,将校友当作是学校历史和文化的创造者与传承者,是学院的“形象代言人”,是学院教学质量的“标尺”。自2009年社会学与人类学学院第一届校友理事会产生以来,经过7年的发展,已成立了8个地区校友分会,凝聚了6000多位校友,募集了超过100万的校友基金,社会学与人类学学院校友会已呈现出蓬勃发展势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