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愿者随感

发布人:高级管理员

        20111112,星期六。这一天是中山大学社会学与人类学学院复社三十周年的院庆日。对于所有的同学们来说,这都是将难以忘怀的一天,我也不例外。院庆日的所见所闻,我将铭刻在心,永志不忘。

        1981年,中山大学人类学系在全国率先复办了,从此作为全国人类学专业的拓荒者,一直走在学术界的前沿。在这里,曾有着群星闪耀:傅斯年、顾颉刚、史禄国、钟敬文、商承祚、容肇祖、杨成志、罗香林…… 又有多少学子曾在这里发愤苦读,并由此投身于人类学研究的道路。30年后的今天,曾经的青青子衿,如今的白发苍苍,重又相聚一堂,追忆似水年华。

        作为文秘组的一员,我的任务就是到处走动,采访记录,并将院庆的盛况写成通讯稿。原本我以为,这会是一项枯燥无味而又繁琐的工作,但我现在却觉得,作为文秘组的成员是何其幸运!这个身份让我可以自由走动、观察、交谈,其间的见闻给我带来了莫大的感动。

        我看到,那一个个辛勤工作的身影,属于我们可爱的志愿者们。综合组的同学们最辛苦。早上八点,当别的同学们还可以躺在温暖的被窝里睡懒觉时,他们已早早地来到场地,开始准备工作。搬运物资,举引导牌,帮助其他同学……工作不可谓不繁重,可他们只是默默地埋头干活,不叫苦不叫累。礼仪组的同学最坚强。11月中旬的广州已有了几分凉意,他们穿着单薄的礼仪服装,挂着甜甜地笑容,一站就是好几个小时。不是他们不畏寒冷、不知疲倦,只是他们知道对于远道而来的系友们来说,他们的笑容就是最好的礼物。礼品组的同学们最殷勤。每当见到有人两手空空时,他们就会热情地迎上去,问一声:“您还没有拿礼品吧?”这一刻,想必校友们的心中也会满溢着感动的暖流。还有签到组,负责引导来宾们在门口的签到板上签名留念;摄影组,他们用镜头记录这一其乐融融的场面……正是这些可爱的志愿者们,是他们的辛勤劳动和无私奉献,才有了今天的欢聚一堂。

        我看到,那一张张喜气洋洋的面庞,属于我们可敬的校友们。有一位曾经寻访过的校友,他在看到我时亲切地微笑点头,向我嘘寒问暖,让我感到又惊又喜,感动至极。就在那时,他似乎是看见了旧识,惊喜地喊了一声:“是你啊!”,便一个箭步迎了上去。两人相视而笑,此刻多少的喜悦之情,都尽在不言中。看着这一幕,我的心中也充满了感动之情。与之类似的场面又何止这一次呢?这些如今已渐入暮年、两鬓星星的前辈们啊!曾经,马丁堂里有他们埋头苦读的身影;而今,怀士堂里传来他们的欢声笑语。他们早已散落天涯,今天重又欢聚一堂。这一刻,时光倒流,我们喜相逢。

        今天,我是一个旁观者,看着校友们久别重逢的喜悦脸庞;三十年后,我也会像今天的他们一样,怀着激动的心情重回母校的怀抱,在故人相见时情难自制。在人类学院的四年时光将成为我美好的回忆,伴我前行,留待那一日,便是昨日重现。